羅開新主張
球事e新聞
桿弟小報告
開心小白球
高爾夫教室
高球搶先報
瑪麗會客室
高球電視台
 
球賽場邊手札精選文章
菜鳥曾雅妮帶頭衝,LPGA掀起台灣旋風
曾幾何時,韓國的高爾夫還不怎麼樣,不過如今出現了崔京周這號大人物,女子高壇更充斥著所謂的「韓流現象」,例如目前世界排名前五十就高達十六位韓國女生,如果再加上擁有韓國血統的「外國人」,總數達到十八位之多。至於執世界牛耳的LPGA巡迴賽,常常看到領先榜上的名字,甚至會讓人誤以為是韓國人自己的女子巡迴賽。然而,今年球季不一樣了。原本在美國高壇十分沉默的台灣女將,隨著曾雅妮的嶄露頭角,最近突然動起來了。
永遠的金熊,永遠的尼克勞斯!
十二個月以前,Arnold Palmer(阿諾‧帕瑪)站在奧古斯塔的第十八洞的球道上,他正等著前一組選手完成果嶺上的推桿。面對這座距離不知道已經增加幾十碼「怪物」,七十五歲的帕瑪用一號木桿奮力一擊,小白球仍然無法到達果嶺。這位三屆冠軍的老英雄,在全場球迷的歡呼下,慢慢走向果嶺,接著以柏忌完成了生涯最後一趟人賽。
中國──世界高爾夫的新興市場
挾帶著龐大的市場以及亷價的勞力,中國已然當今最受矚目的經濟市場,並吸引了世界最頂尖的企業進駐當地。就這樣隨著強大的經濟成長動力,高爾夫產業在這個十二億人口的大國也跟著動了起來,近幾年總是被公認為全世界最具潛力的新興市場。現在,十五年來,Johnnie Walker Classic(約翰走路菁英賽)首度移師中國北京,再加上五位世界排名前十五的名將大駕光臨,使她成為本週世界高壇明星最多的地方。
選擇與代價

利夫聯賽的封閉性結構,每場比賽陣容幾乎都是同樣的五十幾位人馬,加上又比正常巡迴賽少打十八洞,這也是至今未能獲得世界排名認可的原因,進而失去挑戰四大賽殿堂的機會。然而,靠著單站冠軍獨得四百萬美元和團體獎金的雙重報酬,稍有名氣者更可獲得可觀簽約金,所以每年都會吸引一些職業生涯剛起步的新生代好手加入,來自西班牙的Eugenio Chacarra(尤根尼歐‧查卡拉)就是最佳例子![詳全文]
薛夫勒、柯達二度獲選GWAA最佳球員,艾爾斯先後拿下男子和長春獎

去年雙雙在自己所屬巡迴賽締造單季七勝的當今球王Scottie Scheffler(史考提‧薛夫勒)和球后Nelly Korda(奈莉‧柯達),新球季開打前再錦上添花,二度獲選Golf Writ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美國高爾夫作家協會)評選的年度最佳男、女子球員,而錯失冠巡賽嘉信盃積分王的南非名將Ernie Els(厄尼‧艾爾斯)則成為史上第三位先後贏得最佳男子和長春球員的選手。[詳全文]
2025年展望:讓人期待的台灣三雄

近年來,職業高壇的獎金簡直淹腳目,特別是利夫聯賽豪華崛起,迫使美巡賽推出兩千萬美元規模起跳的招牌系列賽,也讓強者更富的效應愈發明顯。當今世界球王Scottie Scheffler(史考提‧薛夫勒)無疑是最佳代表人物,連續三年改寫美巡賽獎金王數字,去年加各項分紅進帳超過七千萬美元,總計兩大巡迴賽共有十二位選手突破一千五百萬美元的關卡。[詳全文]
No.1:薛夫勒大帝

誰是過去十五年來高壇表現最穩健的選手呢?不用想就知道答案非Rory McIlroy(羅瑞‧麥克羅伊)莫屬,不過這位北愛爾蘭名即使再如何強悍,一年最多拿下五勝,而且那已經是十二年前的陳年往事了!今年的Scottie Scheffler(史考提‧薛夫勒)則不然,全球各地合計摘下九勝,包括名人賽在內的七座美巡賽冠軍,外加一面巴黎奧運金牌,說是「薛夫勒大帝」也不為過。[詳全文]
No.2:柯達瘋狂五連勝

今年六月前的女子高壇話題全都集中在Nelly Korda(奈莉‧柯達)身上,其所展現的主宰力比同時發飆的美國天王Scottie Scheffler(史考提‧薛夫勒)還恐怖,開季一波八戰六勝的瘋狂氣勢,包括The Chevron Championship(雪佛龍錦標賽)在內的五連勝,大家開始期待她可以成為自Annika Sörenstam(阿妮卡‧索倫絲坦)後,首位單季締造十勝的傳奇人物。[詳全文]
No.3:蕭佛利不贏則矣,一贏就是連兩場大賽

歷經二十八場大賽,包括兩個第二和兩個第三,Xander Schauffele(山大‧蕭佛利)終於在Valhalla Golf Club(瓦哈拉高爾夫俱樂部)贏得第一百零六屆PGA錦標賽的瓦納梅克盃,不過這位身上留著德、台、法三國血統的美國選手,接下來僅僅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在蘇格蘭的Royal Troon Golf Club(皇家土倫高爾夫俱樂部)嘗到另一座大賽冠軍滋味,笑擁第一百五十二屆英國公開賽的葡萄酒瓶。[詳全文]
No.4:麥克羅伊繼續統治世巡賽

正處於生涯巔峰的Rory McIlroy(羅瑞‧麥克羅伊),今年的整體表現並不會差單季勇奪九勝的Scottie Scheffler(史考提‧薛夫勒)太多,只是這位三十五歲的北愛爾蘭名將多次近冠情怯,包括先後搞砸美國公開賽和Amgen Irish Open(愛爾蘭公開賽)剩四洞領先兩桿的優勢,不過仍足以連續三年稱霸世巡賽,笑擁生涯第六座代表年終第一的Harry Vardon Trophy(哈瑞瓦登獎)。[詳全文]
No.5:利夫連續兩年攻克四大賽

Brooks Koepka(布魯克斯‧柯普卡)和Bryson DeChambeau(布萊森‧迪尚波)雙雙在有傷痛陰霾的情況下加盟利夫聯賽,結果隨著恢復健康,這兩位美國名將雙雙邁向生涯另一波高峰。柯普卡去年在搞砸名人賽後勇奪PGA錦標賽,而迪尚波今年也上演幾乎同樣的更上層樓戲碼,只是場景延後一個月,換成 PGA錦標賽和美國公開賽。[詳全文]
No.6:LPGA名人堂有請巴黎奧運金牌

曾經代表紐西蘭拿下銀和銅牌的高寶璟(Lydia Ko),今年的巴黎奧運狀態顯然沒有過去兩屆好,賽前世界排名只有二十二,但高爾夫就是如此奇妙。這位轉眼間變成二十七歲的輕熟女,除了創下連續三屆奧運奪牌紀錄之外,還把獎牌鍍上最高榮耀的金色,同時越過LPGA Hall of Fame(LPGA名人堂)所需的二十七分門檻,成為史上第三十五位成員。[詳全文]
亞巡賽不再是「亞洲」巡迴賽了

拜PIF(沙烏地公共投資基金)成立的LIV Golf Investments(利夫高爾夫投資公司)入主所賜,亞巡賽每年安排了十場國際系列賽,像今年場場冠軍三十六萬美元起跳,預計2025年球季另有十二站一般行程,總獎金超過三千萬美元,進而吸引來愈來愈多各國好手前來淘金,像上週落幕的最後資格考,高達二百零六位選手爭奪三十五張工作權。[詳全文]
共1444/145(筆/頁),目前在  [1], 2345678910   >>>
 
Lookgolf Online Copyright ©2003. 
《羅開高爾夫頻道》版權所有 羅開數碼有限公司。轉載必究
Lookgol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Lookgolf.net.tw / Best Viewed in 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