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崔克還沒急著下山!
許多選手總是在邁入四十歲之後才達到生涯顛峰,除了斐濟名將Vijay Singh(維傑‧辛)登上世界球王之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代表性人物大概就是Steve Stricker(史蒂夫‧史崔克)了。上週的Crowne Plaza Invitational at Colonial(殖民地邀請賽),這位最近一年表現不怎麼樣的美國人,用四字頭的第二座冠軍告訴所有球迷,自己並沒有打算一直保持沉默下去。1967年出生於斯康辛州史崔克,1993年年底靠著資格賽並列十八名,正式踏入美巡賽的舞台。[詳全文] |
克拉克難脫美巡賽「無冕王」
對許多名將而言,提早掙脫四大賽冠軍魔咒是必要的,像Padraig Harrington(派洛‧哈靈頓)就歷經這樣的過程,至於Sergio Garcia(瑟吉歐‧賈西亞)等人更正臨其中。然而,對南非選手Tim Clark(提姆‧克拉克)來說,家裡最好馬上添加一座四大賽桂冠,不過更急的莫過於何時才能夠摘下生涯的首座美巡賽冠軍,否則「無冕王」的故事就要繼續寫下去。當然,三十三歲的克拉克並非真的「無冕王」,他的口袋可放了三座歐巡賽冠軍、一座澳洲巡賽勝利,以及各兩座國巡和加巡賽桂冠,只不過在其主戰場的美巡賽紀錄中卻遲遲嘗不到「贏」的滋味。[詳全文] |
半年還不到,蔡佩穎贏了四勝!
蔡佩穎的脫胎換骨持續表現在冠軍的累積數字!這位十八歲的屏東女將,五月初才剛剛在南峰球場的全國排名春季賽贏得個人最近四場季賽的第三勝,三個禮拜後在首度加入女子組的Malaysian Amateur Open Championship(馬來西亞業餘公開錦標賽)又站上計分榜上第一排位置,繼四月初的亞洲女子大賽錦標賽個人組后冠後,拿下今年球季第二座在海外的冠軍盃,以及全年的第四勝。馬來西亞業餘錦標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業餘賽事之一,至今已經有一百零七屆的歷史,不過直到今年才首度納入女子組賽程[詳全文] |
凱西一飛衝天,再創生涯高峰!
「自信是最難解釋和訓練的東西,因為太過就會變成囂張自滿、趾高氣揚,但對自己一定要有信心。對我來說,就是多做一些訓練,多打一些高爾夫,再多花等一些時間。」「現在,我一踏上高爾夫球場就覺得自信滿滿,我很想要擊敗其他對手,並不擔心其他選手。我在球場就是盡可能打出好球,這就是我今天所做的。」以上是英格蘭選手Paul Casey(保羅‧凱西)上個月初在Shell Houston Open(休士頓公開賽)贏得生涯首座美巡賽時所說的一段話,[詳全文] |
第二勝落袋,曾雅妮一掃陰霾!
自從去年六月九日首度參加LPGA錦標賽就拿下冠軍以來,曾雅妮共有六度打進前三名,其中包括四個第二,甚中多場比賽都有機會贏球,但最後卻與冠軍失之交臂,生涯第二勝遲遲未能報到。曾雅妮幾乎整整努力了一年,總算在上週的LPGA Corning Classic(康寧菁英賽)如願以償,總計共花了二十六場比賽,比首勝的十一場比賽足足多了十五場之多。其實,在去年球季末一連串失利中,曾雅妮就不斷與教練團檢討自己,並試圖找出解決方法[詳全文] |
冠軍就是冠軍,凡席克躋進雙勝行列!
職業高爾夫運動漸趨國際化,不過這兩年來最讓人矚目的地方大概就是南美洲了。儘管這個地方未能像亞洲一樣,動輒出現高額獎金的賽事,但在「美國夢」和「歐洲夢」的驅使下,倒也誕生不少國際級的選手,像是贏得美國公開賽和今年名人賽冠軍的阿根廷名將Angel Cabrera(安哲爾‧卡布瑞拉),另外就是去年高居聯邦快遞盃第二名的哥倫比亞選手Camilo Villegas(卡米羅‧維耶加斯)。阿根廷的國旗今年已經三度插上歐巡賽的冠軍榜。當然,卡布瑞拉絕對是所有阿根廷人的偶像,不過凡席克至少完成了兩勝的里程碑。[詳全文] |
史坦森專挑大的美巡賽贏!
這三年來,瑞典選手Henrik Stenson(亨瑞克‧史坦森)贏的冠軍並不多,總共加起來只不過四勝而已,但每次一贏,總是挑大比賽贏。首先是在兩年前贏得Dubai Desert Classic(杜拜沙漠菁英賽)和WGC埃森哲比洞賽,讓他一躍成為世界級選手,接著沉默了一年多,結果不贏則矣,一贏又是重量級的Players Championship(球員錦標賽),而且還是在落後五桿的情況下逆轉獲勝。[詳全文] |
歐海爾向前跨大步,二十六歲擁有三勝!
想要在二字頭就拿到兩座美巡賽冠軍已經不是容易的事,更別提三勝,因為放眼望去,上週之前擁有這項資歷的選手只有Sergio Garcia(瑟吉歐‧賈西亞)和Adam Scott(亞當‧史考特)這兩位即將邁入三字頭的球星。現在,這個高門檻族群又多了一位成員了,年僅二十六歲的Sean O’Hair(史恩‧歐海爾)靠著Quail Hollow Championship(鵪鶉窩錦標賽)逆轉秀,正式跨入「三勝俱樂部」。[詳全文] |
蔡佩穎脫胎換骨!
隨著盧曉晴和曾雅妮相繼轉入職業,誰會是下一位在國際女子高壇嶄露頭角的台灣選手呢?來自老淡水(台灣高爾夫俱樂部)的謝瑀玲在2007年坐上曾雅妮離開後所留下的國內球后空缺,去年看來有機會再度衛冕寶座,不過屏東女將蔡佩穎靠著連贏最後兩場季賽總冠軍,硬是擠下謝瑀玲,從兩年刖還只排在第九位,一躍登上年終排名第一,成為這三年來進步幅度最大的台灣女子業餘選手。頂著國內業餘球后的頭銜,蔡佩穎年初在東方球場所舉行的日立盃技驚全場,開局技壓所有職業選手[詳全文] |
賈弟終於過關!
能在亞洲靠著一步一腳印挺進五十大行列,絕對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而在最近短短的五個月多之間,卻也先後出現三位這樣的人物。首先就是去年底的泰國選手Prayad Marksaeng(普雷亞德‧馬克森),隨後是我國選手林文堂,上週在韓國濟州島落幕的Ballantine’s Championship(百齡罈錦標賽),另一位泰國選手Thongchai Jaidee(通昌‧賈弟),也挺進這個被喻為頂尖行列的門檻。為什麼說五十大是頂尖行列的門檻呢?因為只要能夠穩居在這個大門之內,四大賽、WGC系列賽,以及各大巡迴賽的重要邀請賽主辦單位都會想到你的名字,如此就有機會在世界上最重要的賽事中一鳴驚人。[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