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鴻挑戰亞巡賽首勝
就在大哥林文堂風光結束2008年球季,並成為二十年來首位取得奧古斯塔資格的台灣選手之際,林文鴻也以強勢姿態,在台灣希望巡迴賽的五場比賽中拿下兩勝,累積獎金達1,391,500元,拿年度獎金王。如此優異的表現,也讓他在年度的頒獎典禮上,頻頻上台領獎,除了獎金王之外,還囊括了平均最低桿、博蒂,以及推桿獎,成為全場最風光的選手。[詳全文] |
林文堂: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靠著去年底UBS Hong Kong Open(香港公開賽)的冠軍,林文堂突然從水底浮出水面,成為亞巡賽最閃亮的選手之一。更重要的是,世界排名也從不知名的角落翻揚至兵家必爭之地的五十大,年終以四十九名作收,成為二十年來首位打進名人賽的台灣選手。現在,林文堂除了奧古斯塔之旅,四月份之前,至少還有兩場WGC系列賽,不過對他來說,真正的挑戰才剛要開始。[詳全文] |
奧古斯塔,台灣人來了!
就在2008年的最後一場比賽,林文堂終於上車了,順利坐上通往奧古斯塔的直達車。這位來自新豐球場的台灣高爾夫選手,最後在亞巡賽的年終大賽Volvo Masters of Asia(亞洲名人賽)打出並列第六的成績,從原本世界排名五十一衝進五十大之林的四十九位,成為繼1989年的陳志忠之後,二十年來首位取得名人賽資格的台灣選手,風風光光結束2008年球季。過去台灣有三場比賽列入亞巡賽,如今只剩下一場,林文堂希望藉由他參加名人賽能夠喚起國內對高爾夫的重視[詳全文] |
最佳新人之後,曾雅妮目標最佳球員!
七月初,曾雅妮帶著LPGA錦標賽的冠軍盃榮耀歸國,在國內高壇刮起一陣旋風,眾人期待她能再接再勵贏得一勝,並抱得預定目標的年度最佳新人。儘管菜鳥球季的第二勝遲遲未來,接著還吃下三個第二名,外加兩個第三,但最後如願摘下一生只有一次的年度最佳新人獎,世界排名更僅次於球后Lorena Ochoa(蘿蓮娜‧歐秋雅),漂亮結束2008年球季。其實,當曾雅妮去年通過資格考測試後,固然設定一勝和年度最佳新人的雙目標,但絕對沒有想過自己的首勝就是人人渴望的四大賽冠軍[詳全文] |
展現強打少年本色,石川遼日本高壇希望
今年,亞洲高壇一口氣出現了兩位十七歲的強打少年,一位是韓國的Noh Seung-yul(盧乘烈),另一位則是日本選手石川遼(Ryo Ishikawa),兩人都在轉職業的第一年贏得冠軍和至少兩座第二名。然而,石川遼人氣更旺,不但球技一把罩,更擁有日本偶像劇男主角般的臉孔,目前在日本就擁有不少粉絲,甚至被球迷封為「靦腆王子」,日巡賽還視為未來的救世主。一個照說應該還在唸高中,並參加業餘錦標賽的年紀,竟在轉職業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之內,擁有個人專屬網站和贊助商,由此可見石川在日本的超人氣。[詳全文] |
林文堂博得「笑面殺手」封號!
從1996年轉入職業後,林文堂足足花了十年多的時間,才在2006年的台灣公開賽贏得生涯的第一座亞巡賽冠軍。然而,隨著首勝的入帳之後,這位來自新豐球場的林家兄弟老大突然知道如何贏球,不但在接下來陸續添得Brunei Open(汶萊公開賽)和Asian Tour International(亞巡國際賽)的桂冠,上週更在總獎金二百五十萬美元的UBS Hong Kong Open(香港公開賽)博得「笑面殺手」的封號。「球迷支持是激勵我更進步的動力,我今年的表現很好,我想我會持續保持微笑。」[詳全文] |
名人堂設計師戴伊,南台灣也有手筆之作
高爾夫球場設計師Pete Dye(彼特‧戴伊),全球作品超過一百二十座,其所創造出來的巧思和變化,固然帶給許多人歡樂和趣味,但也帶給許多人懊惱和沮喪。就在高齡八十三歲的2008年的十一月份,這位被認為近二十五年來美國最有影響力的球場設計師,又多了一項頭榮譽頭銜—世界高爾夫名人堂,這也讓他成為史上第四位入選的球場設計師。他許多作品都舉辦過四大賽、萊德盃和美巡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曾經舉辦過2004年PGA錦標賽的Whistling Straits(風嘯海峽),甚至位於南台灣的永安球場也是他的手筆之作。
[詳全文] |
米哈辛又來了!
這幾年來,亞巡賽單站的總獎金從三百萬美元,一路加碼到一年有兩場比賽高達五百萬美元,那就是最近兩週所舉行的HSBC Champions(冠軍高球賽)和Barclays Singapore Open(新加坡公開賽)。然而,這兩場只要拿下冠軍幾乎可以登上年度獎金王的大賽,亞巡賽選手從來都只有陪襯的份,直到上週印度選手Jeev Milkha Singh(吉夫‧米哈辛)才在新加坡改變「外人」獨霸的局面。新加坡公開賽的冠軍,讓米哈辛今年在三大巡迴賽所累積的獎金又一次地突破兩百萬美元的關卡。[詳全文] |
球場設計名人戴伊,進入世界高爾夫名人堂
高爾夫球場鬼才設計師Pete Dye(彼特‧戴伊),全球設計的球場超過一百二十座,他的傳奇帶給一些人歡樂,但帶給更多人的是沮喪。無論如何,他與另外五位奇人,包括一位業餘球員、一位建築師、一名作家,以及三位四大賽冠軍選手,在2008年十一月十日一起進入World Golf Hall of Fame(世界高爾夫名人堂)。以當今的影響力來看,1925年出生的戴伊無疑是其中名頭最響亮的人物,他入選的類別是終身成就類。[詳全文] |
歷經二十三年,洛夫終於來到二十勝!
七場秋季賽的設計原本就是季末的排名卡位之爭,爭前三十,爭前七十,更重要的是爭前一百二十五名,以取得明年美巡賽的工作權。然而,今年的最有趣的是,七位冠軍選手在秋季賽開打前竟都面臨著資格卡危機,其中Davis Love III(戴維斯‧洛夫三世)反而在年終的最後一場比賽Children’s Miracle Network Classic(迪士尼菁英賽)達到生涯二十勝的里程碑。[詳全文] |